微信扫一扫
关注我们
IPv6
联系电话 0591-87803700
信访举报 0591-86309245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ciamc >资讯中心 >行业资讯 >央行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央行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020-11-27

  央行今天发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冲击。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齐心协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我国经济增长好于预期,供需关系逐步改善,市场活力动力增强。前三季度经济增长由负转正,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4.9%,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同比上涨3.3%,就业形势总体稳定,进出口贸易稳中向好。

  《报告》指出,中国人民银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响应及时有力,加大宏观政策应对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坚持以总量政策适度、融资成本明显下降、支持实体经济三大确定性应对高度不确定的形势,根据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灵活把握货币政策调控的力度、节奏和重点,为保市场主体稳就业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为疫情防控、经济恢复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今年以来,已推出涉及9万亿元货币资金的货币政策应对措施,前10个月,金融部门向实体经济让利约1.25万亿元。

  一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合理把握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政策工具的力度和节奏,保持短、中、长期流动性供给和需求均衡,有效稳定市场预期,引导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平稳运行。二是持续深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按期完成存量浮动利率贷款的定价基准集中转换工作,贷款利率隐性下限被完全打破。三是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突出分层次、有梯度的内在逻辑,增强直达性、精准性。四是以我为主,兼顾对外均衡。人民币汇率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双向浮动,弹性增强,市场预期平稳,跨境资本流动有序,市场供求平衡。五是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有效防控金融风险。

  《报告》认为,总体来看,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现了前瞻性、主动性、精准性和有效性,成效显著,传导效率进一步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固。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0.9%,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3.5%,增速均明显高于2019年。9月份,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63%,较上年12月下降0.49个百分点。货币信贷结构持续优化,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29.6%,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30.5%。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9月末,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报94.40,较上年末升值3.29%。

  《报告》指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也要看到,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国内经济面临不少挑战,经济运行还存在一些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对此要深刻认识和辩证看待,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将改革和调控、短期和长期、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结合起来,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全力做好“六稳”“六保”和“十三五”规划收官工作,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同时,将力量更加集中到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上来,认识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完善宏观经济治理,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促进经济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内外均衡。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

  《报告》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更好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加注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把好货币供应总闸门,根据宏观形势和市场需要,科学把握货币政策操作的力度、节奏和重点,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反映潜在产出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基本匹配。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深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继续释放改革促进降低贷款利率的潜力,综合施策推动社会融资成本明显下降,发挥市场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增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精准滴灌作用,提高政策直达性。重视预期管理,保持物价水平稳定。处理好内外部均衡和长短期关系,尽可能长时间实施正常货币政策,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维护金融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银保资管行业运营模式发展创新正当其时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近年来,我国资产管理业务快速发展,在满足居民和企业投融资需求、改善社会融资结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部分业务发展不规范、多层嵌套、刚性兑付、规避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等问题。”在日前由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银行保险资产管理专委会主办、平安资产管理公司承办的“银行保险资产管理合作与发展圆桌会议”上,与会的业内专家和学者一致认为,随着监管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作为大资管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和保险面临着转型发展的压力和挑战,这需要两个行业之间深化交流合作,在不确定性面前,通过合作创造更多的确定性。

  银行资管业务回归本源

  中国银保监会创新部副主任蒋则沈在发言中表示,资管新规的发布和实施,对资管行业整体变革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银行理财首当其冲。从过去两年银行理财的发展来看,改革转型、回归本源,已经成为整个行业的关键词和普遍共识。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金融机构资管产品总额接近82.9万亿元,规模占金融机构总资产的四分之一,银行、保险、信托、证券、基金等资管业务主体均参与其中。其中,银行保险资管余额45.6万亿元,占据我国资管市场的半壁江山。

  蒋则沈认为,从资管机构自身看,资管新规发布后,监管部门从坚守风险底线出发,坚定推进银行业、保险业资管业务转型,坚决遏制影子银行风险,下大力气拆解交叉金融多层嵌套,引导资管业务回归本源。银行理财业务法人化转型是重要的政策着力点,这一政策旨在引导强化银行业务与理财业务的法人隔离,推动银行理财进行独立化、专业化、市场化改革。

  “改革的既定方向就是为了让银行理财坚定受托理念,形成专业的机构做专业的事、专业的能力管专业的钱。从金融业功能来看,资金融通是其本质职责,资管行业作为金融业的组成部分,如何发挥好资管理财的金融功能,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和市场需求,既是我们的课题也是任务。”蒋则沈认为,资管行业要主动适应直接融资体系建设的特征和进程。未来,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将更加多元化、多层次化,金融机构对于资产的生成和定价也将更加丰富灵活,资管行业运营模式发展创新正当其时。

  保险投资多元化趋势明显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近21万亿元,保险资管在资管行业中逐渐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保险资管以管理长期资金、追求绝对收益见长,在资产负债管理、大类资产配置、固定收益投资等方面具有优势。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曹伟清在发言中表示,面对资管行业改革转型,要进一步提升资产管理业务质效,打造“一核五能”能力体系,即以价值创造为核心,锻造以投研能力为根本、风控能力为基石、运营能力为保障、科技能力为引擎、机制创新为动力的五大能力。

  曹伟清认为,保险资管机构管理长期资金经验丰富,风控体系较为完备,投资回报稳健,服务实体经济和深度参与养老金管理的能力较强。未来,保险资管行业与银行理财机构加强合作、优势互补也具有坚实基础。

  银保资管合作出现新契机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在发言中表示,长期以来,商业银行与保险机构保持着多层次、广纬度、深融合的合作态势,在支持国家发展战略、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近几年,随着资管新规的发布和银行理财公司的成立,银行资产管理与保险机构资产管理的合作也展现出新的契机。

  “目前,银行及理财子公司与保险已在资金委受托、资本补充等方面开展合作,同时在养老金融产品、不良资产处置等领域开展积极探索。”曹德云说。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调研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末,银行理财资金以专户形式委托规模达1338亿元,购买保险资本产品规模达4426亿元,保险公司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规模达2840亿元。

  与会人士表示,在项目资产合作方面,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具有深厚的客户基础。近几年,随着监管改革,银保资管合作逐渐向其他领域拓展。在保险资金项目投资过程中,商业银行承担独立监督人和资产托管人角色,成为保险资管产品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良资产处置领域,银行在加速不良资产处置的过程中,存在与保险资金相吻合的资产,即不良资产当中的优质资产。

  就银保渠道如何深化合作,曹伟清建议,一是在长期资产管理上可以加强优势互补。商业银行持有大量长期信贷资产,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为保险资管提供长期资产;同时,商业银行也盘活了长期资产,腾挪出更多信贷资金,达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二是在股权投资管理方面加强合作。保险资管机构具有股权投资能力优势,具备条件成为扩大直接投资、增加股权投资、降低宏观杠杆率的中坚力量,有利于扩大股权类金融资产供给,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在养老金管理上,银行业和保险资管业加强横向业务沟通合作,可以共同提升养老金、企业(职业)年金的管理服务水平,助力国家多层次养老金体系构建,共同服务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四是在产品投资管理上,银行理财在预期收益型向净值型转变过程中,对于低波动、绝对收益特征的产品尤其重视,而保险资管具备的绝对收益特色和风险管理优势恰好与之匹配。未来,银行理财产品可以直接投资保险资管产品,保险资管机构也可以直接作为银行理财的投资顾问提供投研服务。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